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缺血的病因

发布时间:2020-01-1053468次播放

视频内容:

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心肌血液的供需失衡。

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发生的疾病如下:

一、冠心病。

二、肥厚或扩张心肌病。

三、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心律失常。

治疗心肌缺血时,需明确引发心肌缺血的具体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40
心肌缺血能自愈吗
心肌缺血一般是不能够自愈的。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痉挛之后,引发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相关,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一方面要积极防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另一方面要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其中包括他汀类的药物或抗小板的药物,如果正规的、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心肌缺血,医生可能会选择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治疗等方法,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同时改善心肌缺血患者的预后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吗
心肌缺血它实际上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本身心肌缺血它应该说是一种症状的体现,它并不是一个临床的诊断。冠心病它主要的临床的表现就是因为心肌缺血引发了这种胸痛和胸闷的症状。因此来说,有很多病人在临床上给医生讲我有心肌缺血,这种说法其实不确切的。临床的大夫确切地讲就会判断你到底是否是冠心病。冠心病的诊断也不能单纯的通过心电图上一些sdk的改变就能诊断出来的,往往心肌缺血的一种表示是因为通过心电图或者是动态心电图看到了一些stt的一些变化,才就会给病人说成是心肌缺血,或者说心肌缺血样的心电图的改变。但实际上冠心病的诊断的目前来说,临床上最用的或者是比较确切的诊断方法。一个是无创的是冠状动脉的增强ct,另外一个新标准就是冠状动脉的造影。通过这两个非常直观,它可以看到冠状动脉到底有没有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12

85686次收听

年轻人心肌缺血能治愈吗
年轻人发生心肌缺血能不能治愈,要看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以及肥厚型心肌病等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是不能够治愈的。如果是因为单纯冠状动脉痉挛或者缺铁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经过积极的去除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诱因,可以使冠状动脉痉挛不再发作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而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如果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能够得到治愈,缺铁性贫血也会完全好转,因此心肌缺血的病情也能够得到完全治愈。对于年轻人出现心肌缺血。要及时到医院积极的查明原因,规范的处理相关的疾病,使疾病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08

93201次收听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其症状通常有疲乏无力、心动过速、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及时接受诊断和治疗。
心肌缺血可以活多久
心肌缺血能活多久,心脏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心肌缺血,是很麻烦的,但一般积极治疗的话,不会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建议尽早治疗。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原因
急性心肌缺血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的抽烟喝酒或是长时间保持坐着不动,另外经常的生气、长时间的熬夜都会给个人的健康留下隐患,如果没有加以改善,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的出现。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
急性心肌缺血之后会有一系列的症状,首先胸口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且还会出现胸闷气短等表现,胸部会有闷痛,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的人会感觉到经常的心慌,就好像是突然要晕厥一般,这些都是因为疾病突然的发作所导致。
心肌缺血原因是什么
机体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灌注和心肌的耗氧量是平衡的,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的灌注减少,或某些病理情况下,心肌耗氧量有些病理性的急剧增加,造成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的代谢,使心脏不能正常工作,称为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有可能造成管腔的丢失,或冠脉痉挛,血栓形成,可能引起心脏的供血减少,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少见的原因,也可能造成心肌缺血。比如全身的血管病,最常见的是胶原性的血管病,有可能累及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灌注的减少。再有是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夹层如果累及冠状动脉时,也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的狭窄。另外,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一些疾病也可能造成心肌的相对缺血。比如严重的肥厚性心肌病,运动时,患者心肌耗氧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急剧的增加,造成心绞痛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7

59017次收听

02:07
心肌缺血是什么病
心肌缺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氧供需失衡的一种病理状态。引发心肌缺血的情况如下:一、冠心病。二、各种心肌病造成的心腔扩大。三、快速性心律失常。四、可引发低氧血症的肺脏疾病。心肌缺血需针对不同病因给予治疗,改善症状。
01:51
心肌缺血症状
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在心肌耗氧量增加时表现为咽部紧缩感,或牙痛、上腹部疼痛等,有可能会出现心室的收缩功能障碍。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最典型呈压榨性或紧缩感的疼痛。一般位于心前区胸骨的中上部,面积在手掌大小,可向左侧的肩背部放射。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到2分钟后,症状会逐渐的缓解。在心肌缺血严重的情况下,造成呼吸困难,甚至会累及乳头肌,造成二尖瓣的关闭不全,引起相应的症状。此外,心肌缺血还可能会造成室性的心律失常,或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造成缓慢性的心率失常。
心肌缺血的用药有哪些
针对心肌缺血,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的药物,是为了防止血栓再次出现;他汀类的药物,是为了防止动脉硬化斑块进一步的进展。当然,有一些病人还需要应用像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的药物,通过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去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对于心肌缺血这类疾病的治疗,其实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对于造成心肌缺血的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相应的治疗,我们可以通过冠脉支架的植入或者外科的搭桥治疗。二、生活方式的干预,因为心肌缺血都是由于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类疾病所导致的,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作为一类慢性疾病,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是很重要,像饮食、锻炼、戒烟、限酒,还有维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这类疾病,要做到非常好的药物治疗,也就是规范长期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18

66108次收听

心肌缺血吃什么好
心肌缺血患者饮食可以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饮食对于病情改善或者进展都有影响,但没有哪一种食物对于心肌缺血有明确好处。但是在饮食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吃的太咸,如果吃的太咸,一方面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是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吃的过咸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会增加心脏负荷,对于心功能改善极为不利。二、不能吃油腻,如果进食过分油腻,会干扰体内血脂代谢,可能升高血脂,血脂升高也是导致冠状动脉硬化根本原因之一。而且油腻食物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来,对于血糖控制极为不利,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尽量避免吃油腻食物。三、绝对不能喝酒,喝酒本身就可能会诱发心脏功能不全,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对于冠心病患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会产生影响,而且可能影响血压、血糖控制。四、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血液聚集在胃肠道,加重心脏缺血而引起心绞痛,或诱发心脏功能衰竭。五、不要喝有刺激性的其它饮料,比如浓茶等。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心脏供血不能满足心脏需要,轻的引起心绞痛,重的会引起心肌梗死。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65832次收听

心肌缺血食疗方法
心肌缺血患者可以通过食用桃仁粥以及山楂粥等食物,来起到很好的缓解病情的作用,同时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需要注意,要适量增加对于膳食纤维素的摄入,要控制自身对于热量,脂肪以及食糖的摄入。
01:50
心肌缺血的原因
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也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心肌缺血是指给心肌供氧的滋养血管出现了问题,以致于供给心肌的血液量减少。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它本身需要一些血管进行营养的输送,它的代谢产物也要通过静脉运输。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阻塞,甚至血栓闭塞时,就会导致心肌缺血。
01:56
心肌缺血的症状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再有就是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伴有大汗。一、心绞痛是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劳力性心绞痛,比如在快走、爬楼梯、爬坡或骑车、迎风走的时候,出现胸闷、气促、发憋、嗓子疼或者胸疼,无法继续运动。二、有些病人不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轻微运动后喉部发紧、胸部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