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小板减少
发布时间:2021-05-2088760次收听
语音内容: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围血中,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人体血液中,血小板正常值范围是100-300*10^9/L。血液中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起到凝血和止血作用。如果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就会影响凝血功能,容易出现一些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症状,根据血小板减少数量的多少不同,引起的出血症状轻重也不一样。轻的会引起皮下出血点或者皮下瘀斑等。重的会引起身体各脏器出现出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有的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围血中,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人体血液中,血小板正常值范围是100-300*10^9/L。血液中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起到凝血和止血作用。如果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就会影响凝血功能,容易出现一些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症状,根据血小板减少数量的多少不同,引起的出血症状轻重也不一样。轻的会引起皮下出血点或者皮下瘀斑等。重的会引起身体各脏器出现出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有的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是什么

血当中的血成分里边主要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血成分。其中红细胞占比是最多的,红细胞的正常范围,在成年男性是400到550万每立方毫米,成年的女性是350到500万每立方毫米。低于这个数值就是贫血,高于这个数值就是红细胞的增多。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到10×10^9/L,一般白细胞里边又分为了五种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占比是50%到70%,淋巴细胞占比是20%到40%,单核细胞占比是3%到8%,嗜酸细胞占比是0.5%到5%,嗜碱细胞占比是小于1%。如果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是会比较明显的影响到白细胞总数,像其他的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细胞增多,相对的影响会比较小,主要是占比就会非常的低。一般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主要反映的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是淋巴细胞的增多,以及这两种细胞的减少。所以在白细胞有异常的时候,需要是分清楚是其中的粒细胞有问题,还是淋巴细胞有问题,这两种细胞的问题是反映的不同的疾病的,最多的是反映的还是感染性疾病。但是一种粒细胞的变化反映的是细菌感染性的疾病。淋巴细胞的变化更多反映的是病毒感染的疾病。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到300×10^9/L,血小板减少主要是叫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的就是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就是血小板增多症。

吃什么升血小板最快
日常饮食和血小板高低之间并没有关联性。血小板降低,建议大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确定原因,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医学处理。从饮食上面并不能很好的补充血小板,中医认为花生衣也叫花生皮的提取物泡水,有提升血小板的作用,但是非常微弱。对于血小板减少,可以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或者白细胞介素-11提升血小板,也可以使用艾曲波帕这些作用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药物来提升血小板。紧急情况下,比如有出血,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可以通过输入血小板来提升血小板的数目。单纯的通过饮食提升血小板,没有明显的作用。
血小板减少如何治疗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有许多,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式应该是对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细菌感染都是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减少的,应当首先去医院进行确诊,然后根据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积极进行治疗。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治疗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危害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能补
血小板减少可以多服用胶冻类的食物,如猪蹄、阿胶有助于血小板的恢复。只靠食物促进血小板恢复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需要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不同病因使用相关的药物,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包括良性和恶性的情况,以及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药物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还有肿瘤骨髓转移造成血小板减少,或恶性肿瘤放化疗之后的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降低时,应避免磕碰、用力、减少精神刺激及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大出血的情况。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治疗血小板减少需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零种球蛋白等,或通过输入浓缩血小板进行治疗。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症,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们首选的药物应该是糖皮质激素,或选择零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当出血时要急需输浓缩血小板。当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低时,当化疗疗程结束之后,应尽快给予病人血小板生成素这类刺激因子,来促进基础细胞的生成,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除了常用的这些药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预防血小板减少造成的严重的致命的出血,所以在血小板减少的时候,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避免可能出现的出血,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度过骨髓抑制期。
血小板计数偏高怎么回事
血小板的计数如果出现偏高的现象,也就意味着个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必须要尽快的接受调理,比如说之所以会出现偏高,可能是因为患有骨髓增生性肿瘤而引发的,甚至可能是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所引发的一种并发症,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大概有20%的患者并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在接受检查之后才知道血小板增多,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视力模糊,血管性头痛,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也可能会引发脑出血。
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减少症有哪些危害

血小板减少症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要进行治疗,但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要根据相应的病因进行治疗,主要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的治疗、输注血小板的支持治疗。具体如下: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大部分患者通过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2、部分血小板减低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丙球的输注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浆置换等;3、有些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不好或免疫性的因素,要进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最常见的是环孢素;4、如果患者是重度或者极重度的患者,有合适的供者,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慢性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化疗,化疗以后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6、部分患者如果由感染等因素引起,病因去除以后血小板自然会长起来,只需要在血小板减低比较明显的时候进行血小板输注,另外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帮助患者度过感染期,血小板最后能够恢复正常。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的原因大部分跟免疫系统、药物或毒物损害有关。大部分病人都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与免疫、过敏、病毒都有一定关系。大部分病人到医院都要做骨穿,骨穿是诊断的基本,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