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强迫症的人日常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8-08-1057708次收听
语音内容:
强迫症病人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者心理治疗。强迫症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患有强迫症的病人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通过心理医生的专业手法来帮助自己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从自身的问题出发,减少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强迫症病人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者心理治疗。强迫症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患有强迫症的病人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通过心理医生的专业手法来帮助自己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从自身的问题出发,减少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如何缓解强迫症

强迫症可以使用一些抗强迫或抗抑郁的药物,症状严重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心理治疗。患者要敞开心扉,多与朋友或家人倾诉。患者要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学会放松心情,适当进行运动。强迫症通过药物或心理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缓解。首先可以使用一些抗强迫或抗抑郁的药物,但是不建议长期使用。症状比较严重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心理治疗,要改善自己的思维,用平常心去面对一切。患者要敞开心扉,进行有效的沟通,多与朋友或家人倾诉;了解自己的恐惧原因,勇敢的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适当的随意一些,避免过度规则性;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学会放松心情。进行适当的运动,让身体和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
强迫症有哪些分型
强迫症的西医分型包括强迫观念型、强迫情绪型、强迫意向型、强迫动作型;中医分型包括肝气郁结型、肝郁化火型、血行瘀滞型、痰气郁结型、心神惑乱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亏型。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强迫症的首选治疗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治疗。自我治疗就是自我调整、自我放松,自己来辅导自己能够更好地去缓解强迫症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第一、要解除自己对强迫症状的紧张和害怕,对自己症状采取不理、不怕、不在乎、不对抗的态度,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强迫症之所以出现,正是由于患者不允许这种症状出现,非要和它对抗,反而是在提醒、强化自己去产生强迫症状,这时越是强烈地强迫自己“不强迫”,实际上就越是强迫自己去“强迫”。也就是要接纳强迫症状,把强迫症当成老朋友和好朋友,不要过度在意。第二、要性格的重新塑造。一般来讲,强迫症患者具有明显突出的不良人格基础。自卑、不自信、没有主见、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个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自信、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的自信、自立、自爱的人格基础,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不要企图立刻消除症状,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完善了性格,才能根本上治愈强迫症。第三、“森田治疗”,是治疗强迫症的一个比较常用的心理治疗的核心。强迫症要完全消失,是比较困难的,患者和家属要学会接纳了强迫症,带着症状去生活和学习,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慢慢地把强迫症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转移注意力,强迫症就会慢慢地好转,顺其自然不光是在症状到来的时候要为所当为,而是平时更要去做有价值、有意义、富于建设性的活动。这包括树立目标,有所追求,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建立起真的自信、自立和自爱。积极地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去观察、发掘、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逃避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胆商、逆商和情商。那么这就算从根本上进行良好的自我成长,从根本上来缓解强迫症状。
怎么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治疗等方法,对于难治性强迫症也可选择采用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帮强迫症康复的左膀右臂。因为强迫症患者绝大多数都有不良的人格接触,胆小、自卑、不自信、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缺少自己独立自主的观念。独立思考、有主见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讲是很少有的一种优良性格品质。所以通过心理辅导来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完善患者的人格。对于强迫症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常用的心理治疗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中医心理治疗当中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具有能够再成长的特有的治疗效果,对于强迫症患者还是不错的。对于脑神经外科治疗,除非是采取了很多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了都不好的,个别的难治性的患者可以进行治疗,另外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强迫症,不是推荐和首选的疗法。
人为什么会有强迫症
强迫症可能是因为遗传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心理行为变化、环境等造成的。强迫症如果是轻微的,对身体影响不大;如果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所以需要观察身体情况,及早治疗。

严重的强迫症能活多久
重度强迫症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强迫症的严重程度和寿命,没有必然联系,意味着重度强迫症并不影响寿命,但是重度强迫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患了强迫症以后,患者要进行积极的、系统的、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也包括强迫症患者的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大部分患者经过规范、系统治疗以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都会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很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强迫症身体表现

强迫症的身体表现主要是强迫行为,如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计数等。强迫症的表现主要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指患者的脑海当中反复的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想法,这种想法是痛苦的没有意义的。患者会主动的去抵抗,所以患者痛苦,不讲出来,周围人是发现不了的。患者的强迫行为,是表现出一种外显性行为,包括强迫检查,比如检查门锁锁好没有,煤气关好没有,强迫洗涤,如反复洗手、洗衣服等,强迫计数,如强迫反复的点数、数路面的砖有多少、路上的电线杆子有多少等。这些强迫行为都能看得到。因此可以发现患者的外显行为。强迫症的身体表现,主要表现在强迫的外显行为方面。如果要给强迫症患者做身体检查,通常发现不了有异常,包括各个脏器,各个脏器用什么仪器检查,心电、脑电、核磁等,以及各项检查化验,都不能发现异常,也就没有强迫症的特征性表现。统一性的表现,即强迫症的外显行为,称为强迫行为,是身体表现。
强迫症如何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不是心理问题。所以强迫症的治疗,首先是定期看心理科、精神科门诊,接受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不要担心药物治疗会伤肝、伤肾,药物治疗其实是治疗强迫症的最得力的手段,是保卫患者身心健康的小卫兵,是患者的小拐杖,所以患者一定要接受正规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一般情况下,强迫症的药物治疗时间比较长,一个疗程至少是6到12个月。强迫症和抑郁症不同,抑郁症是3个月一疗程,而强迫症是6到12个月一疗程。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以后,评估疗效,如果不理想,可以调整药物方案,千万不要过早停药,也不要在服用两三个月药物之后,感觉不管用就要停药,这都不可取。患者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要在有心理治疗资质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帮助下来进行人格成长,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等,包括中医疗法,TIP技术,又称为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对于强迫症人格的再成长的疗效较好。所以得了强迫症不可怕,希望患者一定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规范、系统地进行治疗。

强迫症有几种
强迫症主要分为两种,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可以分为以下最常见的三种类型:第一,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反复去想、去考虑一件或者几件事情。第二,以强迫行为为主的强迫症,患者反复检查,或者反复询问。第三,既有强迫思维,也有强迫行为,是一种混合型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中以强迫思维为主。很多时候,强迫行为继发于强迫思维。所以强迫症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而强迫行为往往继发于强迫思维。在临床上相比较而言,强迫思维似乎更多见。

强迫症怎么自我调节
强迫症患者除了系统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外,还要进行强化自我调整,自我调节的四步疗法:第一是不理、不怕、不在乎。患者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强迫症状,患者也不要渴望自己马上就把强迫症治愈。第二是接纳不对抗。接纳不对抗的含义是患者要接纳强迫症状。第三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患者要用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过度关注自己,也不过度在意自己。第四是转移注意力。患者要经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将注意力从强迫症状中转移出来。
强迫症要怎么治疗
强迫症患者要注意,记录成功转移注意力的行为、经验,选择顺应自己本性的工作,培养幽默感、多些欢笑,习惯并接受生活中的各种不完美,紧张恐惧时,尽情的宣泄,犯病时转移注意力等,都可以让强迫症得到改善。
什么叫强迫症
强迫症属于一种精神类的疾病。强迫症与遗传、社会因素还有个人性格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强迫症的患者对于所有的事情都比较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非常高。强迫症的患者一般会有强迫性思考、强迫性行为和病识感这三种症状。

强迫症跟焦虑症的区别
焦虑症与强迫症,虽然都属于精神疾病,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强迫症是一种特殊的焦虑,而焦虑症患者,更多的是主要表现为担忧。强迫症不但担心,还要通过一些仪式化的行为或者思维,来克服这种焦虑,然后发展出一套重复性的思维或者动作,造成一些困扰,有些人会表现出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没办法停下来。强迫症一般是指无法克制不合理的自我强迫行为,比如频繁洗手、反复检查门窗等。从焦虑的内容性质方面来说,焦虑症的内容不固定,而强迫症患者会具有自我失协性。从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运动方面的特点来说,焦虑症患者可以出现呼吸困难、出汗、尿频、尿急的症状。焦虑症的起病,会比较急,而且消失也比较快。而对于强迫症,一般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有强迫现象的人大多数有一种“不允许自己不完美”的心理倾向,这种人更容易得强迫症。在生活中过度关注细节,追求完美,追求确定感的人就是强迫人格倾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因素的触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一些思维和行为,产生困扰,就会得强迫症。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研究显示强迫症的发病与大脑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功能异常有关。临床上用来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均为抗抑郁药物,主要针对大脑中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调节。目前公认有效的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如氯米帕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伏沙明、舍曲林和帕罗西汀等;5-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