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20-12-2390382次收听

语音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可以吃以下几类药物。
第一类药物,需要吃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此类药物有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第二类药物,需要吃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比较常见的药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以有效的降低胆固醇,同时还可以稳定斑块,减少血栓的形成;
第三类药物,需要吃一些缓解心脏症状、改善心脏供血以及改善心室重构的药物,比如硝酸酯类的药物、钙通道阻滞、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第四类药物,需要吃控制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相关的药物,比如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以及软化血管的药物,可以延缓血管硬化,降低血管狭窄以及堵塞的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03
心脏球囊手术视频
心脏球囊手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狭窄等病症,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但不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步骤:第一步:术前检查,明确病情。第二步:局部消毒,进行全麻。第三步:划线,确定手术切口。第四步:切开外周血管将带球囊心导管在X线监视下送入心脏的病变部位。第五步:在球囊内加压注入显影液,使球囊扩张。第六步:取出导管,缝合切口,再次消毒即可。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球囊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清淡饮食,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身体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急性心梗引起房颤会终生吗
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的房颤大多数经过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属于暂时性的房颤。很多的房颤恢复后往往在很长的时间不再发生或者再也不会发生。当然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的房颤,少数的患者也会长期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的房颤主要是因为心肌坏死导致心电不稳定以及心肌坏死导致心室的舒张功能减弱使左心房的压力增高等原因所形成的。当及时的给予再灌注治疗以及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大多数的房颤能够恢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房颤要积极的给予胺碘酮等药物进行控制,以防房颤的发生进一步导致心脏功能的下降,从而造成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08

93989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缺血吗
急性心肌梗死会存在心肌缺血,在基础上有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其中的一个类型,应该说是更严重的一种类型。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因为冠脉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的形成,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闭塞血管所营养的心肌会出现心肌的梗死,梗死周围的心肌出现缺血的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既有心肌的坏死,也有心肌坏死周围心脏的缺血。是更严重的类型。通常来说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可能在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下,在心脏需养和供氧不平衡的时候,出现心脏缺血表现,但只是有缺血并没有心肌细胞的坏死。
语音时长 01:14

2021-01-15

85131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的区别
两个疾病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类型。冠心病本身包括稳定型的心绞痛,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后期会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这些不同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比较重的类型。他们病变的基础是冠状动脉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冠心病期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相对比较稳定,只是导致冠脉管腔的一个狭窄,在一些诱因状态下,心肌耗氧量增加,在运动情绪激动的时候才会引起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局部的斑块不稳定破裂之后继发血栓的形成,导致管腔完全的堵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病人除了有胸疼,有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也会有心肌酶谱的升高。而普通的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可能会有症状,心电图有时有动态的变化,但心肌酶谱通常是正常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1-01-15

102348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了斑块的破裂,斑块破裂以后形成了血栓,血栓堵塞了主要的冠状动脉会出现一系列的心肌缺血坏死的症状。主要的症状是胸痛,胸痛有一定的特点,就是在心前区可以出现压榨性的疼痛,有濒死的感觉,而且疼痛的时间一般持续三十分钟以上。同时如果合并有心衰等会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如果合并有心律失常,会出现心慌、心悸。如果合并有心源性休克会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表现。
语音时长 01:25

2021-01-15

111069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怎么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首先,需要在生活以及工作习惯中预防,在生活中应保持快乐的心态,避免情绪不稳定,避免长期处于焦虑郁闷的情绪之中。在工作中需要保持放松的心态,不要长期高压状态下;其次,需要在饮食习惯中进行预防,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以清淡的食物和蔬果为主,可以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可以减少动脉血管硬化,从而具有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作用;最后,需要在体检以及保健方面预防,对于年纪偏大的患者,需要规律的进行心脏体检,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等体检,控制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1

2020-12-23

75270次收听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辨证服用中药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可用益气活血药物,痰瘀互结型可用活血化痰药物,寒凝心脉型可用散寒宣痹药物,正虚阳脱型可用回阳救逆药物等。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为饮食不节制,尤其是大量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和经常性酗酒时容易发生。同时身体过度劳累时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心肌梗死急性发作。除此之外,便秘、情绪刺激都可成为诱因,还有可能是心肌炎或冠心病等原发性疾病所致。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血压随之下降、患者感到头晕、乏力,此后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胃肠道不适感加重等情况。而个别患者还存在痛感轻微或无痛感的状况,此种状况多会使患者延误治疗。
02:25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最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就是心脏破裂,甚至来不及抢救,这是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猝死的原因是严重的心律不齐,由于心肌的坏死,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发生室颤,还有急性的心肌梗死以后,心肌细胞的坏死,大量的物质释放出来,会导致猝死的发生率增加。另外,病人在放完支架以后,或者心肌梗死溶栓以后,回到病房就出现了喘憋、端坐呼吸,这个时候要考虑有心衰的发生、心律失常的发生、电解质的紊乱的发生,这些都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
02:34
急性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冠状动脉的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细胞的坏死。在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的疼痛,休息和硝酸酯类的药物含服以后不能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增高,及进行性的心电图的变化和心肌酶的变化,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休克、心力衰竭,可以危及到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因为这种情况下,有胸痛、胸闷、憋气或者暴饮暴食以后,或者便秘,可能会导致胸腔内的压力的增加,而使心肌梗死,心脏坏死的地方薄弱,心脏用力的时候,胸腔内压力大,导致心脏的破裂而产生猝死。
02:23
急性心肌梗死要怎样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剧烈运动、发脾气、睡眠不足、熬夜等,导致冠状动脉的斑块破裂。还有血压增高,血液撞击到斑块的根部,导致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积形成血块,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到坏死。还有就是心肌耗氧量的剧烈的增加,导致心肌缺血到坏死。就是剧烈运动、冠状动脉的痉挛,可诱发心肌梗死。另外,熬夜、发脾气等都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外界的诱因导致斑块的破裂,狭窄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的痉挛,都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的面积、大小、位置及侧枝循环密切相关。出现疲劳、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等症状。会有疼痛、发烧、呕吐、上腹胀和其他异常。此外,还会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02:37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突然的血栓形成,导致了血液不能够通过冠状动脉给心肌细胞供血和供氧,心肌就会出现坏死。目前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就是通过介入的方法把堵塞了冠状动脉的血栓进行清除,同时对造成血栓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狭窄的程度进行撑起。支架植入之后,需要注意:第一,对于支架的保养,以及整体的康复,都要特别的注重,一定要规范的进行药物治疗,不能擅自的停药。第二,要做到规律的生活方式。第三,定期门诊随诊,完善相应的化验检查,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无复流和靶向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显著减少了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但AMI仍是冠心病(CHD)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一年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仍在18%左右,现代西医学对血运重建后的系统炎症反应、心肌组织无复流、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病理环节,尚缺乏真正理想的对策。中药及其复方药效成分及其复杂,作用环节的靶向性虽不如化学药物明确和显著,但多作用环节的综合效应在现代医学的画面上仍显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结合传统医学,系统研究中药、复方不同有效成分及其相互组合干预AMI血运重建后多病理环节的机理,有望为AMI的二级预防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