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梗死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21-01-1590523次收听

语音内容:

诊断心梗主要是通过症状患者有明显的胸痛,胸痛的呈压榨像,有濒死的感觉,胸痛的持续时间一般都在三十分钟以上。

第二做心电图有特异性的st段的动态改变。一般的心电图需要连续做,这样就能发现他的一个动态的变化。

第三就是可以化验心脏坏死标志物,也就我们常说的心肌酶,比方说肌钙蛋白或者肌红蛋白,也是随着心梗的发展出现眉峰的变化。

第四是可以做冠脉造影,这是确诊心梗的最好的办法,同时他也为下一步做心脏介入手术做好了准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16
心肌梗塞的前兆和表现
原先有心绞痛的患者,如果近期心绞痛的程度加重或发作比之前明显频繁,或发作持续时间较以前长,要警惕是心梗的前兆,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心梗发作时可使用药物及时干预,如2-4粒/次,舌下含服,能快速缓解胸痛,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胸闷、胸痛别大意,可能心梗找上你
患者因发作性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6天就诊,在门诊采取药物治疗,症状未缓解,活动后依旧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现为求治疗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在介入中心行冠脉造影术,术中置入支架,造影显示狭窄解除。术中患者未诉明显不适,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无胸闷、胸痛等特殊不适,活动耐力明显提高。
心前区持续疼痛与心梗有关吗?一位心梗患者的诊疗经历
一位65岁女患者因突发心前区持续疼痛被120救护车紧急护送到我院,经心电图检查,我初步诊断为心梗,随即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给予药物治疗。经过一周的调理,患者所有不适症状都得以缓解,并顺利出院。
脂蛋白a高应怎么降下来
脂蛋白a是在肝脏中合成的一种蛋白,脂蛋白a升高和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疾病有着密切关系,ELISA法检查脂蛋白a的参考值范围是小于300mg/L。脂蛋白a明显升高时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辅助药物治疗,进行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调理,积极治疗原发病。脂蛋白a升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烟酸、PCST9抑制剂、CTP抑制剂、辅酶Q10等,这些药物可以使脂蛋白a降低20%-30%,但是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也不是很确定,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同时要控制饮食,保持清淡低脂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积极体育锻炼,促进脂肪分解,降低体重,对于降低脂蛋白a水平都是有一定帮助的。脂蛋白a的高低主要由遗传因素来决定的。在一些疾病情况下该指标会明显升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天性高脂蛋白血症、周围大血管病变、肿瘤性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脂蛋白a携带大量的胆固醇,有促进动脉硬化的作用,脂蛋白a升高的情况下要同时监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糖的情况。如果合并其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升高,还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对于降低脂蛋白a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合并上述疾病的情况下,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降低脂蛋白a的水平。
语音时长 02:37

2021-12-30

69455次收听

心肌梗死会引起血压下降吗
心肌梗死会引起血压下降。尤其是左室前壁大面积的心梗,因为影响了左室的收缩功能,会导致泵心脏搏出量的减少,血压的下降。右室的心梗也会引起非常难以纠正的低血压。因此,急性心梗之后,关注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问题。关注他的血压,心跳。因为急性心梗也会引发急性心衰或者是心源性的休克,伴有血压的下降。那下降也预示着心梗的面积比较大。为了能改善心脏泵血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急性心梗的时候,早期的打通梗死的血管,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保存更大程度的存活心肌。
语音时长 01:17

2021-01-15

87984次收听

心肌梗死如何用药
急性心梗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一般心梗的急性期都采用双抗治疗就是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使用,一般使用一年左右,以后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就可以了。第二是他汀药物治疗,这主要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所以他需要终身的抗动脉硬化治疗。第三需要是控制好血压,可以使用比方说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的降压药物,既有抗动脉硬化,同时也有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第三可以采取扩张血管的治疗,比方说硝酸异山梨酯或者是盐酸曲美他嗪这些药物具有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4

2021-01-15

87887次收听

脑血管缺血灶是什么意思?
相信大家对于脑血管缺血灶这种病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这种病的严重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缺血灶是由于血管堵塞或失去其张力,或心脏泵血功能不理想,导致由该血管组织提供血液的组织缺血缺氧。该组织即为缺血灶。它可以发
心肌梗死的预防
心肌梗死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栓等,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休克和死亡,为了避免出现心肌梗死的危害,心肌梗死可以通过避免激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及平缓情绪,注意保暖,防止便秘来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如何治疗
当出现心肌梗死时,可以选择西医治疗,比如应用β受体组织剂、他汀类药物等缩小梗死面积;或者选择支架介入手术和外科搭桥手术治疗。也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比如辨证服用中药、选择穴位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也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心肌梗死症状
心肌梗死症状常见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心悸烦闷、胸痛、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等症状存在,部分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发生。心肌梗死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在发作之前可有先兆症状,如发生前几天莫名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有心悸烦躁、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尤其在心绞痛症状发作时,持续时间比较长,程度比较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一旦发生心肌梗死,会出现明显心前区疼痛。疼痛呈压榨样闷痛,会有烦躁、出汗、恐惧感、濒死感等症状存在。左肩背部或者下颌部疼痛,上腹部放射疼痛,也可能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心动过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心肌梗死发生后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慌,是缓慢心律失常,常可有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心肌梗死有血压下降,病情严重时呼吸困难、咳嗽等心力衰竭症状。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4956次收听

02:31
心肌梗死有什么症状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非常常见的急症和重症,患者可能突然的会出现位于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的剧烈胸疼,程度严重的绞痛感、闷痛感或者压榨样性的感觉,还有可能会出现大汗,心悸,而且疼痛会向肩部背部进行放散。还会伴随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像恶心呕吐。不同于心绞痛,心肌梗死所出现的疼痛或者不适的感觉,呈现一个持续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越来越重。所以心肌梗死患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诊,防止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者猝死等严重的情况。
02:38
大面积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大面积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细胞坏死的面积巨大,患者往往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的时候就会导致心脏停跳。大面积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给心肌细胞供血的管道被堵死了。比如如果冠状动脉堵塞部位比较靠近前降支的近段、左主干或者右冠状动脉近端的位置,这个时候由于血管供血的区域是非常大的,造成的梗死面积也会比较巨大。在治疗方面应当从这些方面入手:大面积心肌梗死如果已经出现了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采用器械的方法,比如ECMO的植入、IABP的植入,同时针对原发性的疾病,也就是血栓本身进行相应的治疗,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搭桥治疗。
01:49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发展较为迅速,病情危重,症状主要为胸痛。心肌梗死是负责心脏血液供应的冠状动脉发生闭塞或栓塞,使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最终导致相应的心肌缺血及坏死。心肌梗死有以下特点:一、胸骨后或心前区为主,压迫样感觉,难以忍受,可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二、合并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大汗,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或昏迷。三、部分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为腹痛、恶性呕吐、牙痛及肩背部疼痛等表现。
01:55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心脏急诊,是最常见心脏病,也是致死最主要原因,常见症状有疼痛、头晕、目眩、呕吐、晕厥、休克或突发死亡等。心肌梗死症状主要是疼痛,可产生剧烈胸痛。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可放射到咽喉部、下颌部,甚至放射到左侧手掌、手指,也可放射到后背相对应部位以及上腹部。胸痛程度非常剧烈,病人可产生濒死感觉,出大汗,有的病人甚至头晕、目眩、呕吐。严重时患者可以产生晕厥、休克,有的甚至可突发死亡。
心梗的症状
心梗的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胃肠道症状在心梗中占重要的地位,如反复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低血压,休克等。心肌梗死的前兆定于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过渡性,多于清晨出现症状,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心肌大面积梗死,易引起心肌纤维坏死,导致心衰。
语音时长 01:47

2018-09-30

5890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