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食物对大脑有益

发布时间:2021-05-2086627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临床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包括能量类的食物,比如说米、面、玉米等等,可以保证大脑的热能以及葡萄糖的供应;再是富含氨基酸的食物,这种食物是以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为主,比如说鱼,瘦肉,虾,奶等等;

还有富含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核桃、芝麻以及金枪鱼、橄榄油等等。但是,整体的饮食原则就是要注意营养均衡,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缺一不可,对于那些有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压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就注意多吃一些蔬菜以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尽量少摄入一些碳水化合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3
核磁共振和磁共振是一样的吗
核磁共振和磁共振是一样的,都是指的同一个检查。磁共振检查是通过通电之后,在机器里形成一个非常强的磁场,人体组织的细胞核顺着磁场的方向统一有序的排列。当磁共振磁场消失之后,人体的细胞核就要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要释放出一定的能量,磁共振就要接收细胞核释放的这些能量,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后,就能够形成不同的图案。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就能区分出是液体,还是组织器官。所以磁共振是具有立体结构的,一个三维的检查方法。它能够进行很多无创的检查,来明确疾病的性质。
02:05
60岁老人体检必查项目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慢性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慢性肿瘤的发病率就会逐渐的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除了我们常规的内外科的体检、实验室的检查、影像学方面的检查以外,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着手:第一,为了筛查各种常见的肿瘤,建议拍胸片。如果既往有许多的抽烟史,或者是有家族性的肺癌的病史,也可以进行做肺CT的检查。第二种情况,如果有胃肠道不适的临床症状,建议做内窥镜的检查,比如说胃镜、肠镜等等。第三种情况,为了避免患有脑血管病以及冠状动脉血管存在问题的风险,建议进行CTA检查,来了解心血管和脑血管相应的情况,如果有相应的血管狭窄,那么就提示有存在器质性的心脑血管病的可能。
脊髓炎需要多久能康复
脊髓炎需要多久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轻中度脊髓炎的患者如果没有合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3~6个月内基本能够恢复生活自理。如果脊髓炎的患者累及的脊髓节段较长且损伤完全的患者,并且在发病6个月后仍然为软瘫的患者,那么其愈后相对来说较差,甚至有可能会威胁生命,例如上升性脊髓炎的患者,部分患者在短期内有可能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因此,脊髓炎的患者恢复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1

90336次收听

脚发热发麻的原因是什么
脚发热发麻,可能是腰椎疾病、植物神经紊乱、血液循环比较差、静脉曲张、神经卡压等引起的。脚发热发麻的现象,如果同时会伴随有腰部不适症状,首先考虑腰椎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腰椎病变时可能会导致椎管内的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双下肢酸麻、胀痛的症状,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腰椎CT或核磁的检查明确诊断。其次,还要考虑与植物神经紊乱所致,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内分泌紊乱、神经失调、感觉异常的症状。另外,血液循环比较差、静脉曲张、神经卡压等原因也可以引起上述症状,这就需要结合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从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1

90535次收听

血塞通注射液是什么药
血塞通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肌内注射中成药物,该种药物的成分较为单一为三七皂甙。在医生的指导下,肌内注射该种药物既能够扩张血管又能够改善血液微循环,所以功效与作用十分明显,在临床上经常性被用于治疗脑血栓脑栓塞,以及短暂性脑出血和视网膜中央静脉堵塞等多种疾病。
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只要能规范的治疗,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基底动脉闭塞是可以治好的。病情较轻时可应用溶栓药、降纤药、他汀类药物等溶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情;病情严重时,可以进行支架介入术、脑血管搭桥术等治疗,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共同动脉干二型怎么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共同动脉干二型的有效方法,但在做手术之前需要先进行术前支持治疗,比如应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支持,还需适当补充营养支持。可在患儿两岁左右进行手术,但伴随心衰时应尽早手术。
基底动脉闭塞临床表现
基底动脉闭塞可分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慢性基底动脉闭塞,不同的类型发作时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急性肌底动脉闭塞以头晕、恶心、走路不稳、复视、突发性休克、昏迷为主要表现形式;慢性基底动脉闭塞以走路不稳、头晕、头痛、耳鸣、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肢体麻木、下肢感觉异常、休克、呼吸骤停为主要表现形式。
03:20
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
脑血管意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医学上包括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般患者发生在50~65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脑出血患者一般多见于中青年,一般45岁到50岁的人,有高血压病史,而且血压控制的并不很好。一般35~40岁左右的青年人,在活动后或者情绪激动后发病,一般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病史,可有家族史,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严重时伴意识障碍,基本没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做CT时可以看到脑裂、脑沟的高密度影,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做头颅CT,当鉴别诊断后,及时进行治疗,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
03:05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
造成脑血管狭窄的原因包括年龄因素,血管出血问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年龄因素方面,如果小于10岁的孩子,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都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所致;如果10~30岁的年轻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结节性动脉炎;如果40~8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当出现代谢性疾病因素时,比如高血压患者会使得动脉发生硬化、动脉弹性下降、疏松能力下降,从而使一些血管的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对于血管壁造成了打击,出现打击后,血小板就会往上堆积,造成血管狭窄,逐渐堆积造成血管闭塞。
03:08
脑血管狭窄吃什么药好
当脑血管狭窄患者狭窄小于50%时,采取药物治疗,主要是PAS药物治疗方法。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丙丁酚综合治疗。如果血管狭窄已经超过了50%,采取血管介入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的干预治疗。如果患者有基础疾病,加重脑血管狭窄,必须积极控制,应用降压、降糖药物,使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达标,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需要用叶酸和维生素B12、B6等相关药物,综合治疗,防止脑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或者再次发生。脑血管狭窄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动脉硬化、先天畸形、结节动脉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脑血管狭窄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头昏昏沉沉怎么回事
有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经常性会出现头昏昏沉沉的现象,其实引发这种现象也会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原因,比如说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患有颈椎疾病,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脑血管疾病,高血糖,高血压也有可能会引发这类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有一些人也会发现,如果过度的性生活也会导致头昏昏沉沉。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得脑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易得脑血管病的原因包括:一、糖尿病患者体内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以使血糖升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脂肪过度氧化分解,成为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特别是胆固醇增多,更为显着,形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这种动脉硬化的病变主要位于脑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由于动脉硬化是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内膜增粗,容易造成血小板在动脉壁上的附着,所以容易发生脑血栓。二、糖尿病患者流变学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脂蛋白浓度增加,血脂增高,红细胞异常,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增强,再加上多尿引起人体内脱水等,都可以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使微血管内血流不畅或者梗塞。此外糖尿病的病人激素调节功能也不正常,生长激素增多,它可以使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强,以高血糖素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血流变得缓慢,都可以导致脑血栓形成。据统计,有30%的脑血管病病人都会患有糖尿病。有糖尿病的患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情况是一般人的将近三倍。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30%。所以糖尿病是发生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治疗,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53

2018-12-13

53409次收听

怎样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的预防包括:一、控制情绪,避免精神的过度紧张和疲劳。因为不良的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以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二、要注意节制饮食,有规律有限度。在注意饮食方面,应当做到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葱、大蒜等一些食物,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三、生活有节律。从事脑力劳动以及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四、要注意节制性生活,保肾经。房事过度可以导致肾亏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发生脑血管病,所以应当注意节制性生活,保护肾经。五、要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排便的时候用力过猛,可以使血压突然升高,从而发生脑血管病。所以血压偏高的脑血管病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干结。脑血管病发病较急,病情凶险,一旦发病重则常常导致死亡,轻者虽然经过抢救脱离危险,但常常遗留一些后遗症,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预防脑血管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语音时长 02:01

2018-12-13

57262次收听

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异常而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像常见的脑血栓、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这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溢血,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语音时长 00:47

2018-09-07

6226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