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怎么办教你一招就不抖了

神经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20次浏览

手抖可能由生理性震颤、神经系统疾病或代谢异常引起,改善方法需针对具体原因。生理性手抖可通过减压训练缓解,病理性震颤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1. 生理性震颤

咖啡因摄入过量、疲劳或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手部肌肉不自主收缩。每日咖啡因摄入控制在200mg以内,约两杯咖啡。练习深呼吸法:用4秒吸气、7秒屏息、8秒呼气,每天重复10次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2. 原发性震颤

常见遗传性运动障碍,表现为持物时明显抖动。处方药普萘洛尔每日40-120mg分次服用,或扑米酮50mg起始逐渐增量。严重者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电极植入丘脑腹中间核,术后震颤改善率可达80%。

3. 帕金森病震颤

静止时明显的搓丸样抖动,与多巴胺神经元退化相关。左旋多巴制剂每次125-250mg,每日3-4次;金刚烷胺100mg晨午服用;必要时行苍白球毁损术,术后需配合步态训练。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增强β肾上腺素能敏感性。甲巯咪唑10-30mg/日分次口服,配合普萘洛尔20-40mg控制震颤。限制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增加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摄入。

5. 酒精戒断反应

长期饮酒者突然停饮后12-48小时出现震颤。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10mg每6小时口服,配合维生素B1 100mg肌注。戒断期保持环境安静,使用加厚防抖餐具辅助进食。

手抖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肌肉僵硬、体重下降等症状应立即神经内科就诊。日常生活中避免提举重物,用防滑垫固定餐具,智能手机开启防抖模式拍摄。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能增强小脑对肌肉运动的协调控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