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必须打破伤风针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43次浏览

关键词: #伤风 #破伤风

破伤风针在伤口接触土壤、生锈金属或动物粪便,或出现深而窄的伤口时必须接种。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毒素引发,严重时可致命,及时注射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是关键预防手段。

1. 必须接种破伤风针的伤口类型

开放性伤口被泥土、粪便污染,或被生锈钉子、刀具刺伤时,破伤风梭菌易通过缺氧环境繁殖。动物咬伤、烧伤合并感染手术伤口未规范处理同样高风险。这类伤口需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超过5年未加强疫苗者需补种。

2. 破伤风感染的病理机制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会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肌肉强直性痉挛。早期表现为咀嚼肌僵硬(牙关紧闭),逐渐发展为角弓反张、呼吸困难。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后不可逆,预防性接种是唯一有效阻断方式。

3. 分级处理方案

3.1 清洁小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后,5年内接种过疫苗者无需处理;超过5年需注射TAT(破伤风抗毒素)加强针。

3.2 污染较深伤口:清创后立即注射250IU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3.3 严重感染伤口:需联合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免疫球蛋白和手术清创,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维持呼吸。

4.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可选择TT(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免疫缺陷患者禁用减毒疫苗;儿童按国家计划免疫程序,2月龄起需完成5剂百白破疫苗接种。野外工作者、农民等高风险职业建议每10年加强接种。

破伤风致死率高达30%-50%,但完全可预防。任何可能接触病原体的伤口都应评估接种必要性,尤其出现肌肉痉挛前兆时需急诊处理。保持疫苗接种记录,受伤后及时用双氧水深度清洁伤口,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