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功能正常严不严重

肝硬化即使肝功能指标正常仍可能严重,需结合影像学、并发症等综合评估。关键风险包括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和肝癌转化。
1. 肝功能正常≠病情稳定
肝脏代偿能力强,早期肝硬化可能显示正常ALT、AST。但肝组织已出现纤维化,通过超声或FibroScan可发现结构改变。门静脉宽度>13mm或血小板<100×10⁹/L提示门脉高压。
2. 三大致命并发症风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肝硬化死亡的30%,建议每2年胃镜筛查。肝性脑病可能突然发生,血氨>60μmol/L需警惕。每年2次AFP+超声监测可降低肝癌漏诊率。
3. 必须干预的病理进展
抗纤维化需联合恩替卡韦(乙肝)或索磷布韦(丙肝)。门脉高压者需普萘洛尔降压,腹水患者每日钠摄入应<2g。肝移植评估应在MELD评分≥15时启动。
4. 日常管理要点
蛋白质摄入1.2-1.5g/kg体重,优选植物蛋白。补充维生素K可改善凝血功能。绝对禁酒,非甾体抗炎药会诱发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是进行性疾病,肝功能正常阶段恰恰是干预黄金期。每3个月复查腹部影像+胃镜+肝功能,乙肝患者需终身抗病毒。出现嗜睡、呕血、腹围增大应立即急诊。早期肝移植5年生存率可达75%,延误治疗将导致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