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要做什么检查

消化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44次浏览

关键词: #流感 #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需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包括血常规、细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早期诊断有助于针对性治疗,避免并发症

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能反映感染程度,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增高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这项检查快速简便,适合初筛。

2. 细菌培养

采集痰液、血液或脑脊液进行培养是金标准。痰培养需深部咳出标本,血液培养应在发热高峰期采血。脑膜炎患者需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培养阳性可明确病原体。培养周期约48-72小时,同时能做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3. 分子生物学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能快速检测细菌DNA,2-4小时出结果,适合危重患者。基因测序可识别耐药基因,对多重耐药菌株尤为重要。这类检测灵敏度达90%以上,但成本较高。

4.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用于肺炎患者,可见斑片状浸润影。头颅CT适用于脑膜炎并发症筛查,能发现脑水肿或脓肿。超声检查对儿童关节积液诊断有帮助。

5. 其他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呼吸功能,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血清电解质监测可发现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常见于重症感染。

确诊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血培养和PCR是核心手段,影像学评估器官损伤程度。及时检查能指导选择敏感抗生素,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氟喹诺酮类药物都是常用方案。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出现持续发热、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