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什么病

食疗养生编辑 医学科普人
24次浏览

关键词: #贫血 #贫血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由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变形为镰刀状,引发贫血、疼痛和器官损伤。病因包括基因遗传、缺氧环境触发,治疗需药物控制、输血及骨髓移植

1. 遗传因素

该病由HBB基因突变引起,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均为携带者时,子女有25%概率患病。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婚前筛查能降低遗传风险。

2. 环境与生理诱因

缺氧环境(如高海拔、剧烈运动)会加速红细胞镰变。患者需避免极端环境,日常补充叶酸(每日1mg)促进造血,保持水分摄入减少血液黏稠。

3. 病理机制

异常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僵硬变形,堵塞血管导致缺血性疼痛危象。常见并发症包括脾梗死、肺高压和卒中。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至关重要。

4.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羟基脲(提升胎儿血红蛋白)、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输血治疗:定期红细胞置换改善供氧,适用于严重贫血或术前准备。

骨髓移植:唯一根治手段,需匹配供体且存在排异风险,儿童成功率可达85%。

5. 日常管理

饮食选择高蛋白(鱼肉、豆类)、高铁(菠菜、红肉)食物;避免脱水每日饮水2-3升。适度有氧运动(游泳、散步)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对抗性运动。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需终身综合管理,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血红蛋白电泳,疼痛危象时立即就医。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为未来根治提供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