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关键词: #腹痛
关键词: #腹痛
急性腹痛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检查,常见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腹部超声、CT扫描、内窥镜检查和尿液分析。
血常规是急性腹痛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升高,而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严重失血或贫血时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或内脏破裂。
腹部超声对肝胆胰脾肾等实质脏器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发现胆囊结石、胆管扩张、胰腺肿大等问题。超声检查无辐射、操作简便,特别适合孕妇和儿童。对于急腹症中常见的阑尾炎,超声可观察到阑尾增粗、周围渗出等特征性表现。
腹部CT能清晰显示腹腔内各器官结构和异常病变,对肠梗阻、肠穿孔、腹腔脓肿等急腹症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增强CT可进一步评估血管情况,帮助鉴别缺血性肠病和动脉瘤破裂。CT检查辐射量较大,孕妇需谨慎选择。
胃镜和肠镜检查适用于怀疑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或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腹痛。内窥镜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必要时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检查前需空腹准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尿液检查可鉴别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如肾结石、尿路感染等。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提示可能存在结石或肿瘤,白细胞增多常见于尿路感染。对于女性患者,还需排除妇科疾病导致的牵涉痛。
出现急性腹痛时应暂时禁食,避免剧烈运动或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建议采取屈膝侧卧位缓解疼痛,密切观察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记录疼痛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饮食上以清淡流质为主,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脂低纤维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助于预防急腹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