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有哪些诊断方法

儿科编辑 医路阳光
20次浏览

关键词: #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临床症状评估。

1、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水平。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和葡萄糖降低。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但阳性率较低。

2、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膜增厚、脑积水或脑梗死等改变。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强化,基底池和脑沟部位尤为明显。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排除其他颅内病变。

3、结核菌素试验:

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48-72小时后观察局部反应。阳性反应提示结核感染,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免疫功能低下或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4、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基因XpertMTB/RIF检测可同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性,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5、临床症状评估:

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病程可分为前驱期、脑膜刺激期和瘫痪期。结合结核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和肺部结核病灶,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儿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环境通风,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期间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康复期可进行适当的神经功能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