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为什么脚会肿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后脚部肿胀通常由骨折局部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及制动后体位性水肿等因素引起。
骨折时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受损,机体释放前列腺素、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至组织间隙。这种炎症性水肿在伤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骨折远端脚部明显肿胀,伴随皮温升高和压痛感。
骨折后局部血肿形成及石膏固定限制肌肉泵作用,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促使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尤其足踝部因重力作用更易积聚液体。抬高患肢可缓解此类肿胀,但需持续维持体位才有效果。
骨折常合并韧带撕裂、肌肉挫伤等复合伤,受损组织释放钾离子、乳酸等代谢产物,引发局部渗透压改变。细胞外液向损伤区域聚集形成肿胀,可能伴随皮下淤青,通常在伤后3-5日逐渐消退。
严重骨折可能直接损伤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分支,血管完整性破坏导致血浆蛋白外漏。这种肿胀发展迅速,可能伴随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需紧急处理血管损伤以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
长期卧床或患肢制动使肌肉收缩减少,淋巴回流效率降低。液体因重力沉积在足踝等低垂部位,表现为晨轻暮重的凹陷性水肿。此类肿胀在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后会明显改善。
建议骨折恢复期保持足部高于心脏水平,每日进行足趾屈伸活动促进静脉回流。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加速组织修复,控制盐分摄入减少水钠潴留。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绀、剧烈疼痛时需立即就医,排除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康复中期可尝试冷热交替敷缓解肿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