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热怎么退烧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控制感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肾脏保护等方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法。擦拭部位选择大血管走行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散热。
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注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肾功能药物,给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针对链球菌感染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感染控制后体温多可逐渐恢复正常,用药期间需监测尿量及肾功能变化,疗程通常10-14天。
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按尿量加500ml计算。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1-2g。监测血钾水平,少尿期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等,必要时采用利尿剂。
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通常需2-3周。定期检测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血压升高时选用钙通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每日测量血压及体重。饮食宜低盐优质蛋白,选择鸡蛋、鱼肉等易消化食物,限制豆制品摄入。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变化,出现血尿加重、尿量减少或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链球菌感染后2-3周需复查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