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骨关节病如何护理

老年人骨关节病可通过减轻关节负担、适度运动锻炼、物理疗法干预、药物规范治疗、心理疏导支持等方式护理。
控制体重可降低膝关节负荷,体重每增加1公斤,步行时膝关节承受压力增加3公斤。建议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分散受力,避免提重物及长时间爬楼梯。居家改造可安装扶手、防滑垫,选择有靠背的硬椅减少髋关节压力。
水中浮力运动能减少关节冲击,每周3次30分钟游泳或水中体操可增强肌肉力量。陆地运动推荐骑固定自行车、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注意运动前后充分热身。关节活动度训练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每日2组、每组10次缓慢屈伸。
热敷可改善晨僵症状,40℃左右热毛巾每日敷患处15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在康复师指导下操作。中医推拿采用滚法、揉法等手法松解粘连,注意避开急性炎症期。
氨基葡萄糖可促进软骨修复,硫酸软骨素能增加关节滑液黏弹性。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急性疼痛期,但需警惕消化道副作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需严格无菌操作,每年不超过3次疗程。
疾病认知教育可缓解焦虑情绪,通过科普手册了解病程发展规律。团体互助活动能减少社交孤立感,鼓励参与病友交流小组。正念冥想训练有助于疼痛管理,每日10分钟呼吸练习可提升痛阈。
日常饮食需保证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每日300毫升牛奶搭配蛋黄、深海鱼。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银耳、猪蹄筋等食物,避免高嘌呤饮食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睡眠时使用枕头垫高膝关节缓解水肿,阴雨天佩戴护膝保暖。建议每坐立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定期复查关节X线评估进展。外出选择防滑减震的软底鞋,居家穿宽松衣物减少关节活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