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术后心悸是什么原因

动静脉内瘘术后心悸可能由手术应激反应、血容量变化、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心血管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手术创伤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增快和心悸感。这种生理性反应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内逐渐缓解,可通过保持情绪稳定、深呼吸放松等方式改善。
动静脉内瘘建立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部分患者会出现循环血量重新分布。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可能引发代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悸症状。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干体重。
术后血液透析治疗可能引起钾、钙、镁等电解质水平波动。低钾血症可导致心肌细胞膜电位异常,诱发心律失常性心悸。定期检测血清电解质,合理调整透析液配方有助于预防该情况。
部分抗凝药物如肝素可能引起心率增快,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心悸。使用铁剂纠正贫血时,输液速度过快同样可能诱发心慌症状。出现持续心悸需及时向医生反馈用药情况。
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内瘘建立后心脏负荷增加可能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代偿不全。这类心悸多伴有胸痛、气促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术后应保持内瘘肢体抬高,避免压迫或过度用力。每日监测内瘘震颤和杂音,控制饮水量避免容量负荷过重。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钾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握力球锻炼促进内瘘成熟,但出现持续心悸、胸闷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维持规律透析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和心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