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物中毒后会出现哪些表现

儿童食物中毒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发热、腹痛及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伴随脱水或休克。
食物中毒早期常见突发性呕吐,多由胃肠黏膜受刺激引起。呕吐物可能含未消化食物残渣或胆汁,频繁呕吐需警惕电解质紊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诺如病毒感染时呕吐症状尤为突出。
细菌性中毒多出现水样便或黏液便,沙门氏菌感染可见绿色稀便。轮状病毒所致腹泻常伴蛋花汤样便,每日可达10次以上。持续腹泻易引发肛周皮肤破损,需观察是否出现血便。
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常引起38℃以上中高热。发热多出现在症状出现后6-12小时,若伴随寒战或持续高热不退,需考虑败血症可能。
脐周或全腹阵发性绞痛是常见表现,肠痉挛时疼痛呈间歇性发作。肉毒杆菌中毒可能引发腹胀伴便秘,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易出现剧烈上腹痛。
肉毒毒素可导致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等颅神经麻痹症状。重金属中毒会出现四肢麻木或抽搐,霉变甘蔗中毒可能引发昏迷。此类症状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
出现中毒症状后应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恢复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肠道负担。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婴幼儿持续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急诊处理。所有食材需充分加热,砧板生熟分开,培养儿童餐前洗手习惯。若腹泻超过3天或便中带血,应及时进行粪便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