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身体温度高是怎么回事

普外科编辑 医心科普
77次浏览

关键词: #身体

夏季体温升高可能由环境高温、汗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慢性炎症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环境高温:

夏季环境温度超过35℃时,人体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散热效率下降,导致核心体温升高。这种情况可通过避免正午外出、穿着透气衣物、使用物理降温手段改善。

2、汗腺功能异常:

汗腺导管堵塞或先天性无汗症患者,因汗液蒸发散热受阻导致体温调节失衡。需保持皮肤清洁,局部使用爽身粉,严重者需就医排查鱼鳞病等皮肤疾病。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基础代谢率,表现为持续性低热伴多汗。该病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常用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4、中暑:

高温环境下体液大量丢失可引发热射病,核心体温超过40℃伴意识障碍。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冰袋冷敷大动脉,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5、慢性炎症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在夏季易复发,炎性因子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需规律服用免疫抑制剂,避免阳光直射诱发病情活动。

夏季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优先选择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正午时段避免剧烈运动,室内可开启空调维持26-28℃环境温度。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冬瓜、黄瓜等含钾丰富的蔬果,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或伴随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