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身麻醉打腰椎的危害有哪些

下半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可能引发的危害主要包括神经损伤、低血压、头痛、感染以及局部出血。这类麻醉方式通过腰椎穿刺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虽广泛用于手术,但需严格评估风险。
腰椎穿刺过程中可能直接损伤神经根或脊髓,导致下肢麻木、无力甚至长期功能障碍。操作需依赖医师经验,若穿刺位置偏差或患者存在脊柱畸形风险更高。术后出现持续神经症状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神经修复治疗。
麻醉药物阻断交感神经后,血管扩张易引发血压骤降,尤其对老年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术中需持续监测血压,必要时静脉补液或使用升压药物。严重低血压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或器官缺血。
脑脊液外漏引发的体位性头痛发生率约10%,表现为坐立时加剧、平卧缓解。多因穿刺针孔径过大或术后过早活动导致。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液,严重时需硬膜外血贴片封闭漏口。
穿刺部位可能发生硬膜外脓肿或脑膜炎,与消毒不彻底或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表现为发热、颈项强直,需紧急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激素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药物使用患者易出现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需手术减压。术前必须评估凝血指标,血小板低于50×10⁹/L或INR>1.5应禁用此类麻醉。
术后建议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沐浴;卧床期间进行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恢复饮食后多摄取高蛋白和维生素B12促进神经修复;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出现持续头痛、发热或下肢运动障碍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