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淤血的镜下特点是什么

慢性肺淤血在显微镜下的主要特点包括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出现心衰细胞、肺间质纤维化、含铁血黄素沉积以及肺泡壁增厚。
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血管腔直径增大,红细胞淤积。这种改变是由于左心功能不全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使毛细血管内压力持续升高所致。长期淤血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这些细胞是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漏出血管的红细胞后形成的特征性改变,在普鲁士蓝染色下呈蓝色颗粒状,是慢性肺淤血的典型标志。
长期淤血刺激导致肺间质内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沉积,形成弥漫性间质纤维化。镜下可见肺泡间隔增宽,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导致肺组织结构重塑,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肺组织内可见棕黄色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尤其在肺泡间隔和支气管周围更为明显。这是红细胞漏出血管后分解产生的铁蛋白沉积,长期积累可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纤维化反应。
肺泡壁因长期淤血而出现均匀性增厚,镜下可见肺泡间隔内胶原纤维增多,基底膜增厚,部分区域可见透明变性。这种结构性改变会降低肺泡弹性,影响肺的弥散功能。
慢性肺淤血患者需注意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维持出入量平衡,避免加重心脏负荷。饮食宜选择低盐、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限制腌制食品摄入。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可改善肺通气功能。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刺激物。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就医。睡眠时可垫高床头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