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呼吸衰竭可能由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
呼吸道阻塞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气道异物、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气道异物多见于儿童误吞小物件,成人则可能因食物梗阻导致。喉头水肿常见于过敏反应或感染,支气管痉挛多与哮喘急性发作相关。这些情况会阻碍气体交换,需立即解除梗阻并给予氧疗。
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肺部病变会直接损伤肺泡换气功能。重症肺炎导致肺泡充满炎性渗出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发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栓塞则使部分肺血管床丧失功能。这类患者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连枷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胸廓病变会限制肺扩张。连枷胸多由严重外伤引起,造成反常呼吸运动;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张力性气胸使患侧肺完全萎陷。这些情况需紧急胸腔引流或固定胸壁,恢复正常胸腔负压。
脑干损伤、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脑干损伤直接影响呼吸中枢,神经肌肉疾病则造成呼吸肌无力。这类患者需要评估呼吸肌力量,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心包填塞等心血管急症会引起肺水肿或限制性通气障碍。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压升高导致肺泡渗出,心包填塞限制心室充盈。治疗需改善心功能,心包填塞需立即心包穿刺引流。
预防急性呼吸衰竭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规范用药控制病情。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呼吸困难。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出现持续气促、口唇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