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跟骨骨折4个常见病因分析

跟骨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及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跟骨骨折的常见病因主要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骨质疏松性骨折、重复应力性损伤。
高处坠落时足跟部着地是最典型原因,跟骨受到垂直方向的冲击力导致压缩性骨折。建筑工人、消防员等职业人群风险较高,骨折多呈粉碎性并伴有跟骨宽度增加。
交通事故中足部突然急刹车或撞击踏板时,跟骨受到剪切力作用发生骨折。此类损伤常合并距下关节面受累,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
中老年人群因骨密度下降,轻微外力如台阶踩空即可导致跟骨脆性骨折。这类骨折线多呈线性且移位不明显,但愈合速度较慢,可能与骨代谢异常有关。
长期负重奔跑或跳跃可能造成跟骨疲劳性骨折,常见于运动员和新兵。初期表现为跟部隐痛,X线检查2-3周后才显示骨折线,易被误诊为筋膜炎。
预防跟骨骨折需加强高危职业防护措施,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并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运动时选择缓冲性能好的鞋具,避免在坚硬地面进行高强度跑跳训练。骨折恢复期可进行足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负重。日常饮食注意摄入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必要时在医师评估后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