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又叫抗利尿激素吗

心理健康科编辑 医言小筑
26次浏览

关键词: #激素 #血管

血管紧张素与抗利尿激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激素。血管紧张素主要参与血压调节,抗利尿激素则调控水分重吸收,两者的来源、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均存在显著差异。

1、激素来源:

血管紧张素由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经肾素转化而来,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核心成分。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合成,经神经垂体释放入血,属于神经内分泌调节物质。

2、作用靶点:

血管紧张素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收缩,同时刺激醛固酮分泌。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集合管上皮细胞,增加水通道蛋白表达促进水分重吸收。

3、生理功能:

血管紧张素的核心功能是维持血压稳定和电解质平衡,在血容量不足时发挥升压作用。抗利尿激素的核心功能是调节体液渗透压,通过控制尿液浓缩程度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4、调节机制:

血管紧张素分泌受肾血流灌注压和血钠浓度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主要受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变化影响,渗透压升高或血容量下降均可刺激其释放。

5、临床意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常用降压药物,通过阻断该激素生成发挥作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可导致尿崩症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需针对性治疗。

日常需关注血压和尿量变化,保持适度饮水。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尿量异常增多或减少时需及时检测电解质水平,避免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纯净水导致低钠血症。肾功能异常者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