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如何诊断

骨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43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股骨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特殊测试综合诊断,主要方法包括体格检查、X线平片、CT扫描、磁共振成像及骨密度检测。

1、体格检查:

典型表现为患侧髋部疼痛肿胀、下肢外旋畸形及活动受限。医生会进行叩击痛测试、轴向叩击试验及肢体长度测量,骨折端可能出现异常活动或骨擦音。需注意与股骨颈骨折鉴别,后者疼痛多集中于腹股沟区。

2、X线平片:

骨盆正位与患髋侧位片为基本检查,可显示骨折线走向及移位程度。需观察大粗隆是否完整、小粗隆是否撕脱,以及股骨距的完整性。对于无移位骨折,需加拍内旋位片以避免漏诊。

3、CT扫描:

能清晰显示骨折三维结构,对判断骨折分型至关重要。螺旋CT可评估后内侧皮质是否粉碎,三维重建有助于术前规划。对于复杂骨折或疑似合并关节内损伤者应作为常规检查。

4、磁共振成像:

适用于X线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隐匿性骨折,能在损伤后24小时内检出骨髓水肿信号。对骨质疏松患者可同时评估骨髓脂肪含量,为内固定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5、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可量化骨质疏松程度,指导抗骨质疏松治疗。所有50岁以上患者均应检测,骨折风险主要与股骨颈T值相关,低于-2.5需启动药物干预。

确诊后应限制患肢负重,使用髋部支具临时固定。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每日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康复期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训练,逐步过渡到助力行走。定期复查影像评估愈合进度,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监测骨代谢指标。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愈合的不良习惯,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