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心脏房颤可能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是否合并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左心房结构改变,增加房颤发生风险。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心肌缺血可引发心房电活动紊乱,约2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并发房颤。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伴心悸,需通过冠脉造影确诊,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术。
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会造成心房压力负荷增加,进而诱发房颤。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能明确诊断,重度患者需考虑瓣膜修复手术。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心率并诱发房颤,患者多伴有多汗、消瘦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确诊,需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原发病。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节假日大量饮酒可能引发"假日心脏综合征"。戒酒6个月后约60%患者的房颤可自行缓解。
房颤患者日常需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建议使用家用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定期记录心律,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突发持续胸痛或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预防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