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颈性眩晕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颈性眩晕可能由颈椎退行性变、椎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刺激、颈部肌肉劳损、耳石症等因素引起。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水分流失、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当颈椎关节错位或椎间隙狭窄时,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发眩晕症状。这类患者常伴有颈部僵硬感和活动受限,可通过颈椎牵引、理疗等方式缓解。
颈椎骨赘形成或体位改变时,可能压迫穿行于颈椎横突孔的椎动脉,造成后循环缺血。这类眩晕多与头部转动相关,可能伴随视物模糊、平衡障碍,需通过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
颈椎病变刺激颈交感神经节时,会引起椎动脉反射性痉挛。患者除眩晕外,可能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可通过颈托固定、神经阻滞等方法治疗。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肌肉痉挛还可能牵拉颈椎小关节,诱发位置性眩晕。热敷、按摩等放松肌肉的措施能有效改善症状。
虽然属于外周性眩晕,但老年人常与颈椎病共存。耳石器脱落的碳酸钙结晶刺激半规管时,会在特定头位引发短暂眩晕,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
老年颈性眩晕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长时间低头等动作,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日常可进行颈部米字操等舒缓运动,加强颈后肌群锻炼。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促进骨骼健康。若眩晕频繁发作或伴随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需及时排查脑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