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基因突变是什么意思

肺癌的基因突变指肿瘤细胞中DNA序列发生异常改变,主要包括EGFR、ALK、KRAS、ROS1等驱动基因变异,这些突变可通过靶向药物治疗实现精准干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是亚洲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类型,约占40%-50%。该突变导致细胞增殖信号持续激活,临床表现为肺腺癌多见。针对此突变的靶向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重排约占肺癌的3%-7%,常见于年轻非吸烟患者。该突变促使癌细胞异常生长,典型影像学特征为肺外周结节伴胸膜侵犯。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ALK抑制剂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KRAS基因突变多见于吸烟患者,占肺腺癌的25%-30%。该突变导致RAS-MAPK信号通路持续活化,传统化疗效果较差。近年来针对KRASG12C突变的靶向药如索托拉西布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ROS1基因融合发生率约1%-2%,常见于年轻非吸烟腺癌患者。该突变与ALK结构相似,可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克唑替尼、恩曲替尼等药物对该靶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包括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RET融合、HER2突变等,总发生率不足5%。这些突变各有特定分子特征,如MET突变易引发肝转移,针对不同靶点已有相应抑制剂如卡马替尼、塞尔帕替尼等。
肺癌基因检测需涵盖上述常见及罕见突变类型,建议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确诊突变后应严格遵医嘱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咯血、持续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