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化学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编辑 医言小筑
24次浏览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

结核病化学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五项基本原则。治疗过程中需考虑药物敏感性、患者耐受性、治疗方案调整、不良反应监测、疗效评估等因素。

1、早期治疗:

结核分枝杆菌处于快速繁殖期时对药物最敏感,确诊后应立即启动治疗。早期干预可减少肺组织损伤,降低传染风险,显著提高治愈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灶纤维化、空洞形成等不可逆损害。

2、联合用药:

需同时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3-4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联合方案可协同杀菌、防止耐药性产生,针对不同代谢状态的菌群均有杀灭作用。单药治疗极易诱发耐药突变。

3、剂量适宜:

药物剂量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保证有效杀菌浓度同时避免毒性反应。异烟肼成人每日用量通常为5毫克/千克,利福平10毫克/千克。肝肾功能异常者需个体化调整剂量。

4、规律服药:

必须严格按时按量服药,漏服易导致治疗失败和耐药。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或电子药盒可提高依从性。强化期每日给药,巩固期可酌情改为间歇疗法,但需确保足够总剂量。

5、全程治疗:

标准疗程需持续6-9个月,耐多药结核需18-24个月。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完成全程治疗才能彻底清除休眠菌。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痰菌、胸片评估疗效。

结核病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药物代谢。避免饮酒及高嘌呤饮食以防药物性肝损伤和痛风发作。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咯血。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痰液需消毒处理。全程治疗期间每月需监测肝功能、尿酸等指标,出现视力模糊、皮肤黄染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