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与心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22次浏览

关键词: #心动 #心动过速

室上性与心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特征、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对药物的反应及基础心脏疾病等因素。

1、心电图特征: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形态正常(时限<120ms),心率规则且通常在150-250次/分,可见P波或房性融合波。心室性心动过速则显示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120ms),房室分离现象,偶见心室夺获或融合波。

2、临床症状:

室上速患者多表现为突发心悸伴头晕,血压相对稳定;室速常伴随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出现晕厥、心绞痛甚至心源性休克。两者均可有胸闷症状,但室速更易诱发心力衰竭

3、发病机制:

室上速多因房室结双径路或旁路折返引起,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室速多起源于心室肌异常自律性或折返,80%以上患者存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心脏病。

4、药物反应:

腺苷可终止90%以上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室速对腺苷无反应,需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迷走神经刺激法对部分室上速有效,但可能加重室速。

5、基础疾病:

室上速患者心脏结构多正常,少数合并预激综合征;室速患者常存在心肌梗死病史、心室壁瘤或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扩大或室壁运动异常。

日常需注意避免咖啡因、酒精等兴奋性物质摄入,规律监测心率变化。室速患者应限制剧烈运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室上速发作时可尝试valsalva动作。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均需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出现持续心悸超过30分钟或伴随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