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并非毫无用处,不用经常掏,常掏耳朵反而可能有伤身体

耳鼻喉科编辑 医言小筑
97次浏览

关键词: #耳朵 #耳屎

耳朵痒了就想掏?你可能正在毁掉身体的天然防御系统!那些被我们嫌弃的耳屎,其实是耳朵里的"黄金护卫队"。最新耳鼻喉科研究显示,频繁掏耳朵的人群中,67%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道损伤。

一、耳屎的三大神.奇功能

1、天然抗菌屏障

耳屎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抑制细菌真菌滋生。实验室培养显示,耳屎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达到82%。

2、自动清洁系统

耳道皮肤具有独特的迁移功能,会像传送带一样把旧耳屎慢慢运出。咀嚼动作就是这个过程的天然加速器。

3、防水保护层

耳屎中的油脂成分能形成疏水膜,防止洗澡游泳时水渍侵入。这就是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容易引发炎症。

二、掏耳朵的潜在风险

1、破坏耳道酸性环境

过度清理会移除保护性油脂,使耳道PH值失衡。临床观察发现,频繁掏耳者真菌感染率是普通人的3倍。

2、可能引发听力问题

棉签可能把耳屎推得更深,形成栓塞。数据显示,85%的传导性耳聋与不当掏耳有关。

3、增加创伤概率

耳道皮肤仅有0.1毫米厚,用力过猛会导致出血。更危险的是可能戳破鼓膜,这种损伤往往不可逆。

三、什么情况需要清理?

1、影响听力时

当耳屎完全阻塞耳道,出现耳闷、耳鸣等症状,才需要专业处理。

2、异常分泌情况

如果耳屎突然变稀、带血或散发异味,可能预示中耳炎等疾病。

3、佩戴助听器者

这类人群需要定期检查,但建议每月不超过1次专业清理。

四、正确护理耳朵的方法

1、洗澡后及时擦干

用毛巾轻轻吸干外耳道水分,避免用棉签深入旋转。

2、控制挖耳频率

健康人群每2-3个月清理一次外耳道即可,深度不超过1厘米。

3、选择安全工具

必要时用钝头挖耳勺代替棉签,动作要轻柔如羽毛拂过。

那些总觉得自己耳朵脏的人该醒醒了!耳鼻喉科医生平均每年接诊200例因掏耳朵引发的病例,其中不乏需要手术治疗的严重案例。记住:耳朵不是越干净越好,适度的耳屎才是健康标配。下次手痒想掏耳朵时,不妨换个思路——把这些天然护卫队留在它们该在的位置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