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病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 #动脉
关键词: #动脉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便血和休克。
腹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突发剧烈脐周或全腹绞痛,疼痛持续且难以缓解。腹痛程度与肠缺血严重程度相关,早期可能被误诊为其他急腹症。随着病情进展,腹痛范围扩大并伴随腹膜刺激征。
约7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含有胆汁或血性液体。呕吐与肠道缺血引起的反射性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严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肠道缺血导致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出现进行性腹胀。体检可见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腹胀程度与肠管缺血范围相关,广泛肠缺血时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表现。
约30-50%患者出现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或果酱样大便。便血提示肠道黏膜缺血坏死,是病情恶化的标志。严重者可出现大量血便伴失血性休克,需紧急处理。
疾病晚期可出现休克表现,与肠坏死毒素吸收、感染性休克及失血有关。患者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提示预后不良,需立即抢救。
对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病患者,发病初期应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尝试流质饮食,选择低脂、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恢复期需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出现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诊治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