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有哪些

心血管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25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胸廓畸形、肺动脉高压等原因引起。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和气道阻塞。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后,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最终引起右心室肥厚和扩张。

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气道重塑和慢性炎症。长期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气道阻塞,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和肺动脉收缩。这种病理改变会逐渐加重右心负荷,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肺结核:

肺结核痊愈后遗留的肺纤维化可破坏正常肺组织结构。广泛的肺纤维化会减少有效呼吸面积,增加肺血管阻力。同时纤维化组织压迫肺血管,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最终影响右心功能。

4、胸廓畸形:

严重的脊柱侧弯或胸廓畸形会限制肺部正常扩张。这种机械性限制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和慢性低氧血症。长期缺氧刺激肺血管收缩,逐渐形成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直接增加右心后负荷。持续升高的肺动脉压力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厚,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

预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需从控制基础肺部疾病入手。戒烟是首要措施,同时应避免接触二手烟和空气污染物。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心脏超声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