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过程中为何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肾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27次浏览

关键词: #肾衰竭 #中毒

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主要与肾脏排酸功能障碍、碳酸氢盐重吸收减少、氨生成下降、有机酸蓄积及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1、排酸障碍:

肾脏远端小管功能障碍导致氢离子排泄减少,体内酸性物质蓄积。正常肾脏每日可排泄50-100mmol氢离子,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0ml/min时,尿中可滴定酸排泄量显著下降。

2、碳酸氢盐丢失:

近端小管碳酸氢盐重吸收能力降低,每日可丢失10-30mmol碳酸氢盐。肾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活性下降,导致滤过的碳酸氢盐不能被充分重吸收。

3、氨生成不足:

肾小管谷氨酰胺代谢障碍使氨生成减少,氨是中和尿中氢离子的重要缓冲物质。慢性肾衰竭时氨生成量仅为正常的30%-50%,导致尿液酸化能力减弱。

4、有机酸蓄积:

肾功能减退使硫酸、磷酸等有机酸阴离子排泄受阻,这些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消耗碳酸氢盐。血中未测定阴离子浓度可升高5-10mmol/L。

5、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抑制肾小管氨生成,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后者可抑制近端小管碳酸氢盐重吸收。血钾每升高1mmol/L可使血pH下降0.1。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血气分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以补充钾离子,但需根据血钾水平调整。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有助于代谢废物排泄,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改善血液循环。出现明显酸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纠正。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