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调理

中医养生编辑 医语暖心
37次浏览

关键词: #按摩 #气虚

气虚可通过按摩内关穴、神门穴、膻中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调理。心气虚多由长期劳累、情绪波动、年老体弱、久病耗损、先天不足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

1、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按摩该穴位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心气虚引起的心悸、失眠有缓解作用。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压3-5分钟,每日2-3次。

2、神门穴:

神门穴在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刺激该穴位可补益心气、镇静安神,改善心气虚导致的健忘、多梦。按摩时用食指关节轻柔旋转按压,每次持续1-2分钟。

3、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属任脉要穴。按摩此处能宽胸理气、振奋心阳,缓解胸闷气促症状。可用掌根顺时针揉按,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每次操作5-8分钟。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该穴位能健脾益气、增强体质,通过培补后天之本间接改善心气虚。建议用艾条温和灸或拇指点按,每日早晚各1次。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按摩可调和气血、补益心脾,对心气虚伴食欲不振者尤宜。采用拇指按压与揉动结合手法,每侧穴位操作3分钟。

调理心气虚需配合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选用莲子、龙眼肉、红枣等补益心脾之品,忌食生冷油腻。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胸痛、晕厥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日常可早晚各做1次穴位按摩,长期坚持效果更显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