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患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肿瘤科编辑 医点就懂
32次浏览

关键词: #乳腺癌 #哺乳期

哺乳期乳腺癌可通过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放疗等方式治疗。哺乳期乳腺癌通常与激素水平波动、基因突变、哺乳期乳腺炎反复发作、免疫功能下降、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1、手术治疗:

哺乳期乳腺癌患者通常需暂停哺乳后进行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术。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且未侵犯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早期患者,术后需配合放疗;全乳切除术适用于多灶性肿瘤或存在广泛导管内癌成分的患者,部分病例可能需同期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2、化疗治疗:

化疗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需在停止哺乳后实施。常用方案包含蒽环类联合环磷酰胺的AC方案,或加用紫杉类药物的TAC方案。化疗期间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内分泌治疗:

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治疗前需确认已完全断奶,疗程通常持续5-10年,用药期间需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骨密度变化。

4、靶向治疗:

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选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需与化疗联合使用。治疗前需进行心脏超声评估,用药期间每3个月复查心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输液反应等。靶向治疗期间禁止哺乳。

5、放疗治疗:

通常在手术后4-6周开始,保乳手术后必须补充放疗。全乳照射剂量一般为50Gy/25次,瘤床可能需追加10-16Gy。放疗期间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疲劳等反应,需避免抓挠照射区域皮肤,穿着宽松棉质内衣。

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足量鱼肉蛋奶和豆制品,适量补充核桃、亚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治疗结束后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定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睡眠时垫高患侧上肢,避免提重物和测量血压。每月自查对侧乳房,治疗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