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2次浏览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癜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宜忌主要包括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补充优质蛋白质、避免粗糙坚硬食物、限制高脂肪饮食、慎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食物。

1、维生素C补充:

维生素C能增强毛细血管韧性,减少出血风险。建议多食猕猴桃、鲜枣、草莓等水果,以及青椒、西兰花等蔬菜。每日摄入量需达到儿童推荐标准,但避免过量补充维生素C制剂。

2、优质蛋白质摄入:

适量摄入鱼肉、鸡胸肉、鸡蛋等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2-1.5克计算,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等高油脂做法。

3、避免粗糙食物:

硬质饼干、坚果、带刺鱼类等可能划伤消化道黏膜,增加出血风险。建议将食材处理成泥状或糊状,水果去皮去核,肉类去除筋膜后剁碎烹调。

4、控制脂肪摄入:

高脂肪饮食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每日食用油控制在20-25克。减少肥肉、动物内脏、奶油等高脂食物,优先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5、慎用影响凝血食物:

大蒜、生姜、黑木耳等食物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急性期应避免食用。菠菜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需保持稳定摄入量,避免突然增减影响抗凝治疗。

患儿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供给,每日分5-6餐少量多餐。主食可选择软米饭、烂面条等易消化碳水化合物,搭配适量薯类补充B族维生素。烹饪时注意食材新鲜卫生,避免生冷刺激。急性期出现口腔黏膜出血时可选择温凉流质饮食,恢复期逐渐过渡到软食。定期监测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合并感染时需增加水分摄入,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