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腹外疝嵌顿的原因有哪些

发生腹外疝嵌顿的原因主要有腹内压增高、疝环狭小、疝内容物粘连、腹壁肌肉薄弱、慢性咳嗽或便秘等。腹外疝嵌顿通常表现为局部肿块无法回纳、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长期腹内压增高是导致腹外疝嵌顿的常见诱因。重体力劳动、举重、剧烈运动等行为会使腹腔压力骤然升高,导致疝内容物通过疝环突出后难以回纳。妊娠后期子宫增大或大量腹水患者也易因持续腹压增高诱发嵌顿。日常应避免突然用力,慢性咳嗽或排尿困难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先天性或后天性疝环狭窄容易引发嵌顿。腹股沟疝患者若疝环纤维组织增生硬化,会使疝环弹性降低,当肠管等组织突出后易被卡压。老年患者腹壁组织退化、既往疝修补术后瘢痕挛缩等情况均可导致疝环径线缩小。这类患者即使平卧休息,疝内容物也可能无法自行还纳。
疝囊内肠管或大网膜与疝囊壁发生粘连时,会限制疝内容物的活动度。长期未治疗的疝可能因反复摩擦产生炎性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粘连。这类患者在腹压变化时,粘连组织无法随体位调整移动,从而发生嵌顿。既往有疝嵌顿病史者更易形成粘连性嵌顿。
腹壁肌肉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会削弱对疝环的保护作用。老年人肌肉萎缩、营养不良患者蛋白合成不足、神经损伤导致腹肌瘫痪等情况,均会使腹壁无法有效抵抗腹腔压力。当肌肉收缩力不足以协助疝内容物回纳时,可能进展为嵌顿疝。加强核心肌群锻炼有助于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顽固性咳嗽、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长期便秘等疾病均可诱发嵌顿。这些疾病通过持续增加腹压,使更多脏器进入疝囊。当疝囊颈部受持续性压力影响发生水肿时,便会形成恶性循环。控制基础疾病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预防腹外疝嵌顿需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轻腹腔负荷。出现不明原因腹痛伴局部包块时,须立即禁食并平卧休息,尝试手法复位失败后需2小时内急诊手术。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使用腹带支撑保护,定期复查疝环愈合情况。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排便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