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都有哪些

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尼美舒利颗粒等。退烧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肝功能异常。对乙酰氨基酚片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布洛芬缓释胶囊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及发热症状。该药物可能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胃溃疡患者慎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需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嚼碎,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达到解热镇痛效果。该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手术前应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儿童病毒感染期间禁用以防瑞氏综合征。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和疼痛。该药物可能引起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应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尼美舒利颗粒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成人急性疼痛和发热症状。该药物可能引起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尼美舒利颗粒需用温水冲服,12岁以下儿童及妊娠期妇女不宜使用。
发热期间除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外,应注意多饮水保持体液平衡,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过多衣物可能影响散热。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诊治。用药期间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