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方法有哪些

关键词: #腰肌劳损
关键词: #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主要有卧床休息、热敷理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微创手术等方法。
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生理曲度。避免久坐久站,日常可使用腰托分担压力。建议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双腿间夹枕减少腰部张力。
每日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可缓解肌肉痉挛,每周2-3次为宜。中医推拿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重点松解竖脊肌和腰方肌。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无菌性炎症反应。塞来昔布胶囊选择性抑制COX-2酶,胃肠刺激较小。洛索洛芬钠贴剂通过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盐酸乙哌立松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肌肉持续性收缩。氯唑沙宗片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改善痉挛状态。使用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应避免驾驶操作。
射频消融术通过电极针热凝损伤的神经末梢,适合顽固性疼痛患者。椎间孔镜技术可松解受压神经根,术后恢复期约2-4周。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通常保守治疗无效3个月以上考虑。
日常应避免弯腰搬重物,久坐时使用腰椎靠垫。每周进行3-4次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锻炼增强核心肌群。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保持标准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疼痛持续加重或伴下肢放射痛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