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如何锻炼恢复

骨科编辑 医言小筑
10次浏览

关键词: #腰肌劳损 #锻炼

腰肌劳损可通过核心肌群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拉伸放松、姿势调整、中医导引术等方式促进恢复。腰肌劳损通常由长期劳损、急性损伤未愈、脊柱结构异常、寒冷刺激、肌肉代偿失衡等原因引起。

1、核心肌群训练

强化腹横肌、多裂肌等深层核心肌群可减轻腰椎负荷。推荐平板支撑、死虫式等静态训练,每组维持15-30秒,每日重复进行3-5组。训练能增强脊柱稳定性,但急性疼痛期需暂停。训练时应避免塌腰或憋气,若出现放射性疼痛需立即停止。

2、低强度有氧运动

游泳和快走等运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水温建议保持在28-32℃,每周进行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水中浮力能减少关节压力,陆上运动需选择塑胶跑道。运动后出现肌肉持续酸痛超过2天应减少强度。

3、拉伸放松

猫牛式和仰卧抱膝拉伸可缓解竖脊肌痉挛。每个动作保持20-30秒,每日早晚各进行1组。拉伸时需配合腹式呼吸,避免弹振式拉伸。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者应避免过度前屈动作,拉伸幅度以轻微牵拉感为宜。

4、姿势调整

采用腰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久坐时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座椅高度应使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电脑屏幕需与视线平齐。搬重物时应屈髋下蹲而非弯腰,重量超过10公斤建议分次搬运。睡眠时侧卧需在两膝间夹枕。

5、中医导引术

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和"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适合改善腰背僵硬。每日晨起练习15分钟,动作需循序渐进。合并骨质疏松者应避免大幅扭转,练习前后可配合热姜汤温通经络。导引后出现头晕需暂停并咨询医师。

锻炼恢复期间应避免跳跃、负重深蹲等冲击性动作,睡眠选用中等硬度床垫。饮食可增加鳕鱼、核桃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慢性疼痛者可热敷20分钟每日2次。若锻炼后疼痛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排除椎间盘病变。恢复期建议穿戴软质腰围,但每日佩戴不超过4小时以防肌肉萎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