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后应该如何锻炼

骨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0次浏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通过核心肌群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姿势调整训练、水中康复运动、牵引辅助锻炼等方式改善症状。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与长期劳损、退行性变、外伤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锻炼方案。

1、核心肌群训练

加强腰腹肌、腹横肌等核心肌群可减轻椎间盘压力。推荐平板支撑、臀桥等静态训练,动作需缓慢控制避免爆发力。初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弹力带辅助,每日训练10-15分钟。注意出现疼痛立即停止,避免仰卧起坐等屈曲动作加重突出。

2、低强度有氧运动

游泳、慢速骑行等运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且椎间盘负荷小。水温建议保持30-32℃以放松肌肉,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陆地运动需穿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避免跑步、跳跃等冲击性动作。运动后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

3、姿势调整训练

通过麦肯基疗法等姿势矫正训练可缓解神经压迫。坐位时使用腰椎靠垫保持生理曲度,站立时交替单腿支撑减少腰椎负荷。搬重物应屈髋屈膝代替弯腰,睡眠选择硬板床配合侧卧屈膝体位。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4、水中康复运动

利用水的浮力可减少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水中步行、侧向移动等动作能增强腰背肌力而不引发疼痛,水温宜维持在28-30℃。初期水深以齐胸为宜,逐步过渡到深水区训练。合并骨质疏松者需避免水中快速转身动作。

5、牵引辅助锻炼

在专业机构进行间歇性牵引可增大椎间隙。配合悬吊训练能增强脊柱稳定性,但需避免过度牵引导致韧带松弛。家庭可使用门框牵引器短暂牵拉,单次不超过15分钟。急性发作期或伴有椎管狭窄者禁用此类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锻炼需遵循无痛原则,运动前后进行10分钟热敷或红外线理疗。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ml牛奶、50g深海鱼。避免久坐久站,建议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座椅。若锻炼后出现下肢放射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