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中毒如何急救

金属中毒急救需立即脱离污染源,采取清除毒物、使用解毒剂等措施。常见金属中毒包括铅中毒、汞中毒、砷中毒等,急救方式主要有脱离接触、清洗污染部位、催吐洗胃、药物治疗、血液净化。
迅速远离中毒环境是急救第一步。吸入性中毒者应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皮肤接触者需脱去污染衣物。若为职业暴露,须停止作业并撤离工作区域,避免持续吸收加重中毒。对于口服中毒者,需立即阻止继续摄入含金属物质。
皮肤接触金属化合物时,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特别注意指甲缝等隐蔽部位。眼部接触需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0分钟。口服中毒但意识清醒者,可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残留物,但强酸强碱类金属化合物禁止催吐。
口服中毒1小时内且无禁忌症者可考虑催吐,意识清醒者可用压舌板刺激咽部,禁用阿扑吗啡。洗胃适用于6小时内摄入者,使用温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至洗出液澄清,但腐蚀性金属中毒禁止洗胃。洗胃后需灌注活性炭吸附残余毒物。
根据金属种类选用特异性解毒剂,铅中毒可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汞中毒推荐二巯丙磺酸钠注射液,砷中毒首选二巯丁二酸胶囊。辅助治疗包括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缓解肌肉痉挛,甘露醇注射液防治脑水肿。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疗监护下使用。
重度中毒或肾功能受损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适用于小分子金属离子如锂中毒,血浆置换对蛋白结合率高的金属如汞更有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治疗时机越早预后越好,通常需连续进行多次。
金属中毒急救后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期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金属。职业暴露人群应定期进行尿金属检测,生活中注意避免使用含铅涂料餐具、含汞温度计等潜在污染源。出现不明原因腹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排查金属中毒可能,治疗期间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