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和斑块的区别是什么

关键词: #血栓
关键词: #血栓
血栓和斑块是两种不同的血管病变,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的固体团块,斑块是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形成的硬化结构。
血栓主要由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网络构成,多因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引发。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物,核心成分为胆固醇结晶、坏死细胞及钙化物质,长期积累导致血管壁增厚。
血栓可出现在任何血管,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深静脉,动脉血栓常与斑块破裂相关。斑块仅发生于动脉系统,好发于冠状动脉、颈动脉等中大型动脉分叉处。
血栓形成迅速,数小时至数天内即可阻塞血管。斑块生长缓慢,通常需数年甚至数十年,但稳定性斑块破裂可诱发急性血栓。
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脑梗死等急症,表现为突发胸痛、偏瘫。斑块引起慢性缺血症状如心绞痛、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血栓可通过D-二聚体检测、血管超声或CT血管造影确诊。斑块需依赖颈动脉超声、冠脉CTA或血管内超声评估狭窄程度和稳定性。
预防方面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动脉斑块患者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血栓高风险人群可能需抗凝治疗。出现肢体肿胀、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