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上淋巴结肿大怎么回事

胳膊上淋巴结肿大可能由局部感染、免疫反应、淋巴系统疾病、肿瘤转移、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胳膊上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上肢皮肤破损、毛囊炎或猫抓病等。患者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局部化脓时需切开引流。
疫苗接种、过敏反应等免疫应答可能引起反应性淋巴结增生。表现为质地柔软、活动度好的肿大淋巴结,多伴有接种部位红肿或过敏皮疹。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严重过敏时需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淋巴结核、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可直接侵犯淋巴结。结核性淋巴结炎常伴低热盗汗,需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抗结核治疗。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后行化疗或靶向治疗。
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可通过淋巴道转移至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固定不移,可能伴随原发肿瘤症状。需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引起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患者多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典型症状。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控制原发病,淋巴结肿大随病情控制可逐渐消退。
发现胳膊上淋巴结肿大应避免挤压按摩,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上肢外伤感染。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定期复查淋巴结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