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紧急处理方法是什么

抽搐紧急处理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情况、避免强行约束、及时就医。抽搐可能与癫痫、高热惊厥、电解质紊乱、脑部疾病、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强直、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
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腰带,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窒息。若患者戴有假牙需取出,避免阻塞气道。不可强行撬开紧闭的牙关,更不可将手指或硬物塞入患者口中。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用软垫保护头部和四肢,避免碰撞硬物导致外伤。发作期间不要移动患者,除非处于危险环境如马路中央。抽搐时肌肉力量极大,强行按压肢体可能造成骨折或关节损伤。
观察并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发作形式(如单侧或全身抽搐)、意识状态等关键信息。有条件可用手机拍摄发作过程,这些资料对后续病因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记录最后一次进食、服药及可能诱因。
抽搐发作时不可按压人中或强行制止抽搐动作,此类操作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伤害。禁止喂水、喂药或试图唤醒患者,待其自然终止发作。发作后患者可能进入昏睡期,此时保持侧卧位继续观察。
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连续发作或伴有高热、外伤等情况需立即送医。若患者有癫痫病史,应按医嘱使用地西泮栓剂等紧急药物。就医时需提供详细发作记录、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
抽搐发作后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患者清醒后给予适量温水。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因。癫痫患者需遵医嘱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片等抗癫痫药物,定期复查脑电图。儿童高热惊厥需及时退热,体温超过38.5℃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中老年人突发抽搐需排查脑血管意外,必要时进行头颅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