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子药中毒怎么解

关键词: #中毒
关键词: #中毒
油子药中毒一般是指误食或接触油桐树种子(俗称油子)导致的中毒,需立即停止接触并就医。油子药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误食、皮肤接触、吸入粉尘、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原因引起。
误食油子后若意识清醒且未超过1小时,可尝试催吐减少毒物吸收。可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诱发呕吐,但昏迷或抽搐患者禁止催吐。催吐后需立即送医,避免误吸导致窒息。
医院会使用生理盐水或活性炭混悬液进行洗胃,清除胃内残留毒物。洗胃适用于中毒6小时内患者,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洗胃后可能需留置胃管进行持续引流。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肝脏,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痉挛,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药物需根据中毒程度调整,不可自行使用。
严重中毒可能出现溶血或肝肾衰竭,需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血液净化可快速清除血液中的桐油酸等毒素,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
出现呼吸困难可吸氧,皮肤接触需用清水冲洗15分钟,眼部污染用生理盐水冲洗。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油子药中毒后需禁食油腻食物1-3天,可适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恢复期饮食以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接触油桐树时需穿戴手套口罩,家长应避免儿童捡拾油桐种子玩耍。若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