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氯会引起酸中毒

关键词: #中毒
关键词: #中毒
高氯引起酸中毒主要与体内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代谢异常有关。高氯性酸中毒常见于过度补氯、肾功能异常、胃肠道丢失碳酸氢盐等情况,主要表现为呼吸代偿性加深加快、疲乏、恶心等症状。
静脉输入大量含氯溶液如生理盐水可能导致血氯浓度升高。氯离子在体内与碳酸氢根竞争性排泄,当氯离子过多时会抑制碳酸氢根的重吸收,导致血浆碳酸氢根浓度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外科手术后大量补液患者,需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水平。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管排酸功能障碍时,氯离子排泄减少而在体内蓄积。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与醛固酮减少有关,表现为高血氯伴高钾血症。这类患者需限制含氯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
严重腹泻或肠瘘会导致碳酸氢盐大量丢失,同时伴随氯离子相对滞留。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时胰液分泌减少,肠道碳酸氢盐补充不足也会加重酸中毒。可考虑使用口服补液盐散补充电解质。
长期使用乙酰唑胺片等碳酸酐酶抑制剂会抑制碳酸氢根生成,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精氨酸盐酸盐注射液等含氯药物过量使用也会直接增加血氯负荷。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电解质。
高氯性酸中毒时机体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排出二氧化碳来代偿。但严重时可出现库斯莫尔呼吸,此时需紧急处理。血气分析显示血氯升高伴碳酸氢根降低,阴离子间隙正常是其特点。
预防高氯性酸中毒需注意控制含氯药物和溶液的输注速度与剂量,肾功能不全者应限制高氯食物如腌制品的摄入。出现不明原因乏力、呼吸急促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确诊后可通过补充碳酸氢钠注射液、调整输液方案等方式纠正。日常保持适量饮水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