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转氨酶偏高的原因

肝硬化病人转氨酶偏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药物影响、合并感染、酒精性肝病等因素有关。转氨酶升高通常反映肝细胞炎症或坏死,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肝硬化进展时,肝实质纤维化导致肝细胞代偿性增生,新生肝细胞功能不全易受缺氧、毒素等影响而坏死。细胞膜破裂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释放入血。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护肝药物,同时需限制高脂饮食以减轻肝脏负担。
肝硬化可引发肝内胆管结构扭曲,胆汁排泄受阻导致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淤积的胆汁酸会进一步损伤肝细胞膜。治疗需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必要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应避免油腻食物,定期监测皮肤黄疸变化。
部分肝硬化患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药或利尿剂,如恩替卡韦分散片、呋塞米片等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功能。药物代谢酶活性下降也会延长药物毒性作用时间。发现转氨酶异常升高时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合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胆道感染时,内毒素通过门体分流进入全身循环,激活库普弗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加重肝损伤。除转氨酶升高外,常伴发热、腹痛。需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抗感染,同时补充人血白蛋白维持血浆渗透压。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菌群移位。
长期饮酒者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可诱发氧化应激,消耗谷胱甘肽储备,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即使已确诊肝硬化,持续饮酒仍会使谷草转氨酶显著高于谷丙转氨酶。戒酒是根本措施,可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修复肝细胞膜,补充维生素B1注射液纠正代谢紊乱。
肝硬化患者转氨酶波动时应每日监测尿量及意识状态,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突然增加体力活动。所有药物调整需在肝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服用中药偏方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