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5个原因

肝胆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9次浏览

关键词: #肝硬化 #感染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移位、侵入性操作、营养不良、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有关。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容易出现感染,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

1、免疫功能下降

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减弱,导致补体、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相关蛋白减少,同时肝脏内库普弗细胞功能受损,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乏力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可考虑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

2、肠道菌群移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易通过门体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患者可表现为自发性腹膜炎,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同时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3、侵入性操作

肝硬化患者常需接受腹腔穿刺、内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这些操作可能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增加感染风险。操作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感染征象。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可降低感染概率,所有操作须严格无菌。

4、营养不良

肝硬化患者蛋白质合成障碍及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导致皮肤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患者常见体重减轻、下肢水肿等表现。治疗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适量补充白蛋白注射液。

5、基础疾病加重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注射用特利加压素等药物,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

肝硬化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肤;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少量多餐;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避免接触感染源;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督促按时服药,记录每日出入量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